鄂温克智慧牧场公众服务平台

多业态融合发展 文旅产业提标提效
2022-07-21 10:35 来源: 农牧和科技局

今年以来,鄂温克族自治旗大力推进文旅产业提标提效发展,全面落实自治区党代会和市委五届二次全会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正确把握我旗文旅产业发展阶段性特征和趋势性变化,聚焦中心城区一体化建设,不断推动全旗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夯实基础设施,旅游公共服务“再加新建设”。加快推进旅游业发展步伐,按照全域旅游发展总体布局,进一步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提升旅游接待能力。以巴彦托海镇为核心,提升了10处地块进行集市政绿化、文娱休闲、体育健身等多功能融合于一体的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工作。巩固巴彦塔拉达斡尔民族乡伊兰嘎查“全国旅游重点乡村”的成果,启动实施乡村振兴供热供水项目,加快实施巴彦塔拉达斡尔民族乡达斡尔民俗村项目建设,围绕特色民宿、休闲采摘、马主题体验等内容,打造中心城区近郊旅游新品牌。实施旅游交通畅通工程,修建巴彦托海镇至红花尔基镇公路150公里,完善基础设施和服务功能。新建游客服务中心一处,完善重点景区、景点旅游标识标牌12块。目前,全旗拥有旅游厕所40座,其中旅游驿站1处,旅游厕所电子地图标注率达到95%以上,为游客提升便捷的旅游环境。

推进提档升级,景区景点品质“再添新内容”。大力推动景区品质提升行动,稳步推进巴彦呼硕旅游景区提升改造项目,新建星空观景蒙古包、沿街路灯安装、景区外门改造等,同步建设心水湾夜间灯光秀工程;有序推进鄂温克博物馆提档升级,对消防、水暖及自然厅进行升级改造,提升服务品质和服务功能;依托“多彩鄂温克”休闲街区项目,在民族文化产业创业园建设非遗传习所数字化升级及非遗展厅布展、完善各类指示牌、光乐园建设、电源容量扩容升级改造;恩阁乐五星级牧户游修缮景点大门等,进一步提升我旗重点旅游景区景点整体服务品质。

持续纾困解难,文旅企业发展“再增新活力”。为进一步巩固脱困解困工作成果,为企业纾困解困,提振文旅消费,组织全旗工会组织观看呼伦贝尔大型实景马术剧《英雄传说》活动;用好旅游服务质量保证金政策,支持旅行社行业纾困发展,为我旗一家旅行社全额暂退保证金或暂缓交纳保证金;鄂温克族自治旗民族文化产业创业园根据创业企业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免收143家企业9个月房租,同时免费提供享受创业培训、创业指导、政策解读、营销推广,导师一对一等多项服务,为符合条件的39家创业企业享受创业贷款300余万元。

促进全业融合,文旅产业链条“再扩新空间”。大力实施“旅游+”战略,把握产业融合发展趋势,推动旅游业与其他产业协同叠加、深度融合,以融合创出新特色,以特色培育新优势,以优势促进业态发展延伸升级。“旅游+工业”,借助我旗工业经济发展的良好基础,全面加强与驻旗大型国有企业的对接沟通,开辟工业旅游发展新路径。推进伊敏煤电公司矿区生态修复示范区项目建设。该项目借助核心展馆“明珠馆”,重点采取声、光、电、裸眼3D、环幕影院等高科技手段,全景式展示企业清洁能源建设、生态修复等内容。同时,企业还将实施“753展览馆”升级改造项目,进而形成“明珠馆”“753展览馆”两馆互促的良好效果,将伊敏煤电公司打造成为我旗工业旅游的重要示范点。“旅游+文化”,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着力讲好敖包相会吸睛故事,稳步推进中心城区文化惠民综合体试点工作。积极打造呼伦贝尔中心城区15分钟惠民文化圈,初步确定鄂温克族自治旗图书馆、巴彦托海镇赛克社区和呼伦贝尔市车管所三个点位为中心城区一体化文化惠民综合体项目试点;顺利完成伊敏河沿岸“文化休闲长廊”中涉及我旗的生态文化广场、非遗体验广场、舞悦广场等4个点位的微改造建设,打造彰显文化艺术厚重底蕴的文化艺术长廊;启动“喜迎二十大·奋进新征程·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第四届欢乐草原季全旗嘎查、社区群众文艺汇演,精心编排乌兰牧骑精品文艺节目,积极争取精品文艺节目走出去工作,不断提升文化宣传倍增效益,不断延伸文化+旅游发展链条。“旅游+体育”,把体育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与旅游业深度融合,丰富体育赛事和休闲项目,以内蒙古民族体育中心为平台,举办为期2个月的“呼伦贝尔大草原·全民赛马季公开赛”,进一步做强冬季品牌,举办冬季那达慕等系列活动,力争将“冷资源”变成“热经济”。积极申报呼伦贝尔市十佳冰雪旅游活动,冰雪特色十大网红打卡地等项目,最大限度发挥体育产业和旅游业的叠加效应。

丰富旅游业态,文旅市场消费“再创新提升”。坚持高标准、高质量发展思路,探索政府支持、市场主导、群众受益的可持续良性运营模式,满足游客多元消费需求,拉动和刺激消费。夜市,依托内蒙古民族体育中心和民族文化产业创业园,植入夜间灯光秀、特色小吃、儿童游乐、沉浸式体验、大型实景剧等内容,集休闲购物、观光美食、非遗展示等于一体的旅游新业态。截止目前,鄂温克族自治旗2处夜市招驻美食、玩具、生活用品、手工艺品、非遗产品等各类商户180余家,带动就业人数近500人,旅游人次30万人次,旅游收入2000万元。展现了鄂温克族自治旗的活力、风貌和特色,也满足了市民、游客夜晚消费需求,举全旗之力保障夜市经济平稳运行,激发城市消费升级。露营,2022年露营文化成功“出圈”,成为年轻人亲近自然的首选方式。新增天天趣味户外高端露营、布舍院子、怡然庄园、呼歇水营地休闲度假区、特伦马术营地,为游客提供霍比特小屋、萌宠、露天电影、小矮马、草原小火车、胶囊旅馆、观景露台等多种场地和体验项目,并以露营等新业态带动旅游新增长。率先引领无痕绿色露营新生活,真正做到尊重自然、敬畏自然。2022年6月至今接待游客2万余人,旅游收入70万余元。实景演出,深入开展精准招商引资,与奇颜(内蒙古)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共同推进大型实景马术剧《英雄传说》项目,投资2000万元,打造北方游牧文明史诗。引导社会资本进入,满足游客多元消费需求,拉动和刺激消费。

深化创建示范,文旅特色产品“再创新品牌”。鄂温克族自治旗积极创建旅游品牌,全力推动多彩鄂温克旅游休闲街区创建自治区级旅游休闲街区,稳步推进水晶湾酒店创建三星级旅游饭店,依托巴彦塔拉达斡尔民族乡伊兰嘎查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辐射带动晨光生态园、副都统、呼伦生态园、恩阁乐达斡尔民俗风情园等规模景点,打造呼伦贝尔市近郊游品牌。紧紧围绕呼伦贝尔打造“大草原”品牌核心内容,继续扶持发展好太阳花、五畜绳、皮画等非遗文创产品做优做强,我旗太阳姑娘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等4家文旅企业入选全市“十佳旅游商品”,希仁鄂温克民族手工艺品厂等5家文旅企业入选“十佳文创产品”,首批“呼伦贝尔大草原”市域公用品牌中我旗四家企业入选,加快推进非遗衍生品产业化、时尚化、品牌化发展;打造新时期“草原文艺轻骑兵”品牌,大力弘扬乌兰牧骑的优良传统,推动文艺创新,永远做草原上的“红色文艺轻骑兵”;依托我旗丰富的马文化基础,坚持发展特色马产业,大力做好马文化宣传和赛事品牌打造,研究拓展马产业与旅游业深度结合,以实景马术剧和各类马赛事为依托,推广“赛马”品牌,以“周周赛马”为亮点,打响马文化精品旅游品牌,打造“马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形成集马种培育、产品开发、竞技赛事、休闲旅游、文化传承为一体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新格局。

狠抓项目建设,文旅重点项目“再创新成绩”。牢固树立“项目为王、招商为要”理念,实施旗级重点项目6个,总投资8790万元,其中招商引资项目2个,总投资5000万元。投资500万元的“多彩鄂温克”旅游休闲街区项目已完成并投入使用。投入上级专项资金686万元的鄂温克博物馆升级改造项目和鄂温克族自治旗乌兰牧骑训练场所建设项目总投资1260万元 ,预计9月中旬完工并投入使用。总投资1344万元的巴彦塔拉达斡尔民族乡达斡尔文化旅游民俗村建设项目,现已完成总工程量的80%。招商项目成效明显。实施巴彦呼硕景区提升改造项目,项目计划投资3000万元,由内蒙古索伦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与呼伦贝尔温州商会合作推动的景区建设项目,现已安装完成30座星空观景蒙古包并投入使用。预计年底前完工并投入使用;实施内蒙古民族体育中心大型实景马术剧《英雄传说》项目,项目总投资为2000万元,已于2022年7月3日正式投入市场,同步实施拓展灯光秀、夜市经济等相关业态。积极对接谋划储备项目。开展多层次的文化和旅游营销交流合作招商工作,推动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市场互动、共促发展的新格局。自年初以来,鄂温克族自治旗高度重视,先后对接企业光大集团、黑龙江宇详集团、义乌市场发展集团等洽谈五泉山景区开发建设项目、巴彦塔拉达斡尔民族乡达斡尔文化旅游民俗村恩阁乐马产业基地运营项目、草原明珠项目,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为下一步招商项目落地奠定了基础。

做好宣传推介,文旅宣传形象“再创新提升”。加大旅游资源宣传整合力度,借助市旗两级旅游宣传资源,积极推介我旗旅游资源,实现联动宣传推介发展。拍摄书记、旗长、局长旅游宣传推介片,印刷旅游线路宣传册、夏季旅游攻略等3个版本,共6000册,并投入市场。5月19日,与呼伦贝尔市文化旅游广电局、海拉尔区人民政府共同举办2022年“中国旅游日”呼伦贝尔市主题活动暨“我爱我家 温暖畅游”系列活动启动仪式。6月5日,在世界环境日,与辉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蒙古广播电视台共同举行《共建美丽清洁鄂温克——守住辉河这片绿色净土》大型主题在线直播活动,加大旅游宣传推介力度,各平台总浏览量达到109万人次。6月18日,启动夏季文旅活动启动仪式,并同步开展“百名导游畅游鄂温克草原”活动,实地踏查推广旅游线路。举办全旗旅游从业人员培训,积极参加全市旅游饭店从业人员服务技能竞赛和全市导游、讲解员服务技能竞赛,增进交流学习,增强品牌意识、服务意识、树立服务质量榜样和标杆,强化品牌创建与传播,持续扩大旅游影响力。